10月13日,美国亚马逊正式通知客户:2025年10月31日之前,亚马逊将进行首次季度信息报送给中国税务局,范围涵盖2025 年7月至9月期间的信息。

其实这个事情,并不突然。因为今年6月26日,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》,规定了境内、境外互联网平台报送涉税信息的责任。简而言之:不管是国内平台还是境外平台,只要是为中国卖家提供交易服务,就必须向国内税局报送中国卖家的涉税信息。首次报送需要在10月以前完成。
这次公告不是针对某一平台,而是将亚马逊、虾皮、eBay、速卖通、Temu、TITOK Shop等主流跨境平台全都都囊括了,并重点强调:凡是平台有中国卖家账号,并为其提供交易撮合、运营支持等服务的,都必须纳入税务数据报送的范畴。

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电商平台,此次率先上报中国卖家的交易信息,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,行业示范效应明显!
很明显,我国对海外收入征税,已经从CRS金融账户,蔓延至跨境电商收入。下面就来隆重给各位介绍一下跨境电商的新政。
新政解读
这个新政策,于跨境电商而言,不亚于一场行业地震。
1、报送主体亚马逊、eBay、TikTok Shop等境外电商平台,向中国卖家提供了“网络经营场所”“交易撮合”“信息发布”等营利性服务,就有义务报送涉税信息。
这些平台分为三种情况:
境内平台,比如亚马逊中国,由其境内主体来申报;
中资境外平台,比如速卖通,业务经营在境外,但运营团队、实际控制人在境内,那么就由该运营实体的中国公司来报送;
完全的境外平台,业务、人员、股东都在境外,比如日本乐天、欧洲BM,只要在国内有招商或服务团队的,那么,由该平台指定的境内代理人来报送。
总而言之,只要该跨境电商平台有中国卖家,就必须报送,不分内外,一视同仁。
2、报送什么数据需要报送哪些数据?这次公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:
身份信息:包括卖家名称、纳税人识别号、证件类型与号码、店铺ID、联系方式等;
交易信息:包括销售总额、退款金额、净收入、交易订单数量等明细。
亚马逊上报给中国税务局的信息包括:
已取得商业登记证的卖家:商业登记证上的名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/纳税人识别号、地址、网土商店名称、商店网址(可选)、银行账户详情、联系人姓名、联系电话号码、交易数量、收入信息、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
未取得商业登记证的卖家:身份证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身份证签发国家/地区、地址、网土商店名称、商店网址(可选)、银行账户详情、联系人姓名、联系电话号码、交易数量、收入信息、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
3、报送时间报送周期为季度,不是年度哦。且必须在2025年7月份前完成备案,10月起正式向税局报送数据,也就意味着,从卖家开这家店那天起,每一笔订单的收入或退款,都会在税局那里查得到,想逃税?门都没有!
新政实施的首次报送时间:
平台报备:应当于2025年7月1日至30日期间,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基本信息;
税务报备:应当于2025年10月1日至31日期间,首次报送平台内的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、收入信息。
新政的影响
6月26日的新政,其实就是CRS的”跨境电商“版!
本次新规,对许多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瑕疵的卖家来说,无异于是一场大地震。
目前,有一些中国卖家将公司经营收入与个人收入混在一起,存在很大的合规风险,比如一些卖家通过部分收款工具,将亚马逊等平台店铺的收入,直接提取到个人账户,某些卖家单笔操作金额达到了近50万元,这样一来,与个人收入没有形成清晰的界限,存在较大的风险。还有一些卖家用境外银行个人账户来收取跨境电商业务款,也是不合规的。
本次新规生效之后,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、收入信息等,全部需要报送到税局,这意味着,许多灰色操作将无所遁形。
如何应对?
6月26日的新政实施后,“无税号运营”将会变成“过街老鼠”,因此,抓紧时间成为“正规军”显得十分关键,具体操作如下:
1、抓紧补办境外本土公司,完成身份认证。
例如:若是入驻亚马逊、BM等平台的,一定要注册好美国公司或欧盟公司,以正规企业名义入驻,完成账号申请。
2、积极主动向税局报送数据。
3、搭建企业财税体系,相关单据完整保留,随时应对税局核查。
4、坚决不做虚开发票、做假账等非法行为
总之一句话:跨境电商收入别藏着掖着,该报就得报!合法合规,跟着国家政策走,才能使得万年船!
从这次新政来看,跨境电商的好日子也到头了。欧美对中国跨境电商进行围堵,国内税务也加强监管,等于是两头堵,跨境电商确实面临一个转折点。提前做好税务身份规划才是当务之急。欢迎联系龙源海外,为您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。